这个问题我也是两个月前来了宁波,一天晚上去老外滩逛逛,才知道这里叫三江口,西边过来的叫姚江,发源地应该是余姚市,南边过来的是奉化江,汇合以后向东流向大海,叫甬江,三条江交汇于此,所以叫三江口。我一直感觉这不是两条江吗?看宽度感觉姚江大一些,流量有谁知道吗?下图,本人昨天晚上20.08.23航拍的三江口
还是余姚与奉化级别一样,不好叫名称,所以汇合以后以老大宁波的甬来命名,所以下游叫甬江,重庆嘉陵江是长江支流,所以汇合以后还叫长江,武汉汉江与长江汇合以后还叫长江,这是主与支实力太悬殊了,
看到这,又想起老家襄阳,从河南流过的有两条河,一个叫唐河,一个叫白河,在襄州区境内汇合以后就叫唐白河,见下图
姚江,古名舜江,又称余姚江,发源于大岚镇夏家岭龙角山,流经上虞、余姚、鄞州和江北汇入甬江,其干流全长104.5公里,流域总面积2940平方公里,约占宁波市陆域面积的三分之一。下图远处的是姚江
奉化江发源于溪口镇 四明山大湾岗董家彦村,河源海拔750米。从大湾岗至公棠称晦溪,建有亭下水库。晦溪于公棠,汇康岭溪(即剡溪)后改称剡江。此后河流继续东行,流经溪口和萧王庙街道,直至江口街道的方桥三江口,剡江与东来的东江汇合,始称奉化江。从源头至方桥三江口河流全长66.7公里,自方桥三江口至宁波三江口河流长26.4公里。下图是奉化江方向
甬江 在宁波市三江口与奉化江、姚江汇合成甬江,并于宁波镇海口流入东海。 甬江本干即姚江、奉化江汇合于宁波市区三江口后至镇海大小游山出口段,全长26公里,流域面积361平方公里。下图是甬江方向
看了我一个武汉人的介绍,你明白了三江口是哪三江了吗?
感谢大家支持关注本人,欢迎留言讨论
宁波地处江南水乡,境内有“三江六塘河”,“三江”即为甬江、奉化江、姚江;“六塘河”即为鄞州东部地区的前塘河、中塘河、后塘河和鄞州西部地区的南塘河、中塘河、西塘河。至于支流溪涧、河汊沟渠更是纵横密布,海迹湖泊数量众多。
在利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,人们对这些影响他们日常生活的水系进行了更加广泛的观察和认识,并根据水势地貌的不同给他们取了不同的通名,宁波地区江河类通行的主要有“江、港、河、溪、水、湖、浦、塘、泉、潭、池、漕、汇、湫”等。
江、河最早都为专有名词,是长江、黄河的专名,后词义扩大,泛指一般河流,变成同义词,但使用时又有所差别。首先是通行地域的差别。受本义的影响,北方的河流多称“河”,如淮河、漳河;南方的河流多称“江”,如湘江、漓江、钱塘江。宁波地属江南,所以以江为通名的河流数量不少,最著名的自然数甬江、奉化江、姚江“三江”,另也有不少江扬名境内,深深影响着一方百姓的生产生活。如“鄞江”、“慈江”、“大嵩江”等。
除“南江北河”这种地域上的区别外,“江”和“河”还有规模上的区别,一般来说,“江”的规模大于“河”,是谓“大江小河”。宁波地区支流河汊众多,所以以河为通名的河流数量更是超过“江”。宁波地名网录有300余条,如前塘河、新河、带河、路林河、护城河、倪家河等。
港本义为江河的分流,现仅在河流名称中保存此义,后多已引申为停泊船只的码头。宁波地区也如此,“港”一般被引申为停泊船只的码头,如“北仑港”。
只有在河流名中还保存着本义,表示与江河湖泊相通的小河。如镇海的“浜子港 ”, 以古代此处多为河浜,后人沟通成河,因名;又如象山的“淡港”, 因昔时海水常沿河倒灌,而其水仍淡可灌田,故名。这样的小河“港”在宁波还有一些,如青山港、河肚港、官仓港、箭港、叫天港等